1998年,世界衞生組織將煙草依賴作為一種慢性病列入國際疾病分類,確認煙草是目前人類健康最大威脅。根據世界衞生組織之研究,煙草每年令近600萬人失去生命,其中有500多萬人死於直接使用煙草,而60多萬非吸煙者則因接觸二手煙而死亡。如不採取行動,到2030年時,每年因使用煙草而死亡的數字會上升至800萬以上,因此煙草控制工作必須與時競賽,刻不容緩。
為了更有效地控制煙草,兩岸四地從事控煙工作的政府官員、學者及從事公共衞生的人士於2007年起舉辦「兩岸四地煙害防制交流研討會」,正式建立一個互相交流控煙心得的平台,匯聚控煙專家及精英,研討及分享各地的控煙成果。
經過各界的努力,兩岸四地的控煙工作不停邁步向前。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(委員會)誠邀各地控煙工作人員、專家、學者及新聞媒體參加由本委員會、中國控制吸煙協會、台灣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及澳門控煙聯盟聯合主辦,於2014年9月2日至3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「第七屆兩岸四地煙害防制交流研討會」,聚首分享控煙工作的寶貴經驗。
今屆研討會的主題為「實踐MPOWER 履行《煙草控制框架公約》」。
世界衞生組織在2008年推出MPOWER六項控煙措施,多年來已證明措施行之有效,可以遏制煙草流行。各國不單可保護人民的健康,並有效履行實施《煙草控制框架公約》的承諾。
MPOWER六項煙草控制措施:
《煙草控制框架公約》
世界衞生組織的《煙草控制框架公約》是在世界衞生組織支持下談判的第一份條約。制定公約是為了應對煙草流行的全球化,這是一份以證據為基礎的條約,重申人人有權享受最高的健康標準,促進公眾健康的一個里程碑,為國際衞生合作提供了新的法律層面。公約於2003年5月21日獲得世界衞生大會通過並於2005年2月27日生效。它現已成為聯合國歷史上獲得最廣泛接受的條約之一。截至2014年6月23日,全球已有178個締約方。